当前所在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世间觉

佛法与情感

网站首页 > 世间觉 > 佛法与情感
爱本是泡沫,怪我没有看破
来源:索达吉堪布《你在忙什么》 日期:2023-05-10 浏览量:1630


今天的题目比较特别,刚才在教室门口,不少人就议论。

作为一名出家人,在你们面前谈“情”说“爱”,似乎有点班门弄斧。因为我去过不少高校,见很多年轻人把爱情当人生的根本大事,甚至可以为之生、为之死,这种态度促使我决定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佛陀真的不懂爱吗?


为什么很多人把爱情当成一切?


看一下现在的音乐、影视作品就能知道大概答案,那些内容里大多离不开情爱的元素,在这种大环境下,爱情在人们心中成了圆满人生的代名词就不足为奇了。


理智思考一下,你们都知道,爱情有保鲜期,而且很短。


我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有说三个月,有说一年,最长的时间也就是三年。保鲜期一过,两人之间就少了吸引力,更多的时候是开始挑毛病,看缺点。所以,佛陀一再告诫:爱情看似妙不可言,但在它背后,潜藏着的是无常、痛苦。


有人可能会想:“佛陀哪懂什么爱?你们这些人为了出家抛弃亲人,够冷酷无情!”实际上,佛法对感情的态度,不绝情、冷血,而是告诉众生执著的可怕。


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离开妻儿,选择出家,这种辞亲割爱,不是不负责任,也不是只为自己解脱,而是为众生寻求离苦的方法。


佛陀对情并非一味否定。在《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中,佛陀讲了很多夫妻之间的伦理法则,并没有劝所有人都断爱出家。


不过,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执著就会带来痛苦。假如你爱上一个人,刚开始会觉得非常浪漫,日子长了会发现,苦多于乐。


有人可能对我的说法不以为然。假如你没品尝过爱情的味道,这样想情有可原,但那些过来人,对于个中滋味,应该深有体会。


有一则故事,讲一个未婚的人和已婚的人谈论爱情:
未婚的人认为,爱情是最伟大的魔术。古希腊的一位国王,他爱上一尊少女石像,从此魂不守舍,天天守着她,求她嫁给自己。精诚所至,这石头雕的少女居然活了,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国王的怀抱。
已婚之人听了这话,摇摇头:“爱情并非你想的这般动人。南朝时,刘瑱的妹妹嫁给了鄱阳王。不料鄱阳王因罪被诛,刘妹十分伤心,从此大病不起。气息奄奄之时,刘瑱请人画了幅画,画上的鄱阳王正亲昵地搂着一个美女照镜子。刘妹见后勃然大怒,从此不再伤心,很快病愈。”     

只用一幅假画,就使热气腾腾的爱,瞬间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这说明什么?


爱情是无常的。


佛教论典《四百论》中讲,无常的东西一定会变化,有变化的事物就无法让人安乐,因此,凡是无常的东西,本性皆为痛苦。




你到底爱他什么?


佛陀曾提醒弟子,不要轻信你的念头,念头根本不可信;不要迷恋美色,否则祸患无穷。如云:“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色会即祸生。”


遗憾的是,许多人不知道,也不相信这点。比如他们觉得某某明艳动人,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觉。若用智慧分析,就会发现自己喜欢的,只是一堆骨肉而已。这堆骨肉从头到脚再仔细剖析,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爱的、思念的,居然是这些东西。”


泰国有一位尊者叫阿姜查。一次,他和两位来自西方的比丘坐在车里。忽然,他回头对一位美国比丘说:“你在想念洛杉矶的女友。”

美国比丘大惊失色。

阿姜查说:“你给她写信,让她寄一样非常私人的东西给你。等你想她的时候,可以把它拿出来。”

美国比丘问:“出家人可这样做吗?”

阿姜查说:“当然可以。让她给你寄一瓶她的屎,等你想她的时候,就拿出来闻一闻。”

这话看似在开玩笑,其实阿姜查是在说人体的不净。不仅女人的身体如此,男人的身体也是同样。


昔日,摩登伽女爱上佛陀的弟子阿难,她跑到佛陀面前,求佛陀让阿难还俗与自己成婚。
佛陀问摩登伽女:“你爱阿难什么?”
她陶醉地说:“我爱他明亮的眼睛,爱他英俊的鼻子,爱他迷人的耳朵,爱他甜美的声音,爱他高雅的步伐,我爱阿难的一切。”
佛陀告诉她:“阿难的眼睛中有眼屎,鼻中有鼻涕,口中有唾液,耳中有耳屎,身体内有屎尿,哪一个值得爱?”又叫人把阿难脏臭的洗澡水端出来,对她说:“既然你那么爱阿难,把它喝下吧。”

摩登伽女吓了一跳,仔细想想佛陀的话,觉得挺有道理,爱念当下就息灭了。


爱情,是经不起风雨的泡沫,轻轻一碰就会破碎。假如没有认清它的本质,泡沫破了便失望、绝望,乃至自杀,这是不明智的选择。


在藏地,人们也追求爱情,但不会过分地赞美它,更不会视为生命中的唯一。可是在汉地,人们把爱情渲染得无以复加,原本它没那么惊天动地,但被虚构的浪漫情节包裹着,不少人就迷惑了,甚至疯狂了。直至有一天这层包装被撕开,他们才痛苦地发现:爱情不过如此。




一切都是为了“我”


人们在爱情中动不动就山盟海誓,但承诺得再动听,最爱的还是自己。对方让自己快乐了,就愿意跟他朝朝暮暮;对方如若背叛了自己,便会因爱生恨。


香港有则新闻,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一对情侣,女的说要分手,男的不肯,就杀死了女友。他用尖刀在她的心脏狂插十几下,再砍下了她的头。事后记者问:“她已经死了,为何还要砍下她的头?”他冷冷地回答:“我要确定她真死了。”


有人说:爱情,是人性自私中的最高境界。所有爱情都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才有爱。一切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恋人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只看今生,不了解前世,很多现象难以解释。按佛教的观点,你对某人一见倾心、情有独钟,这绝非是一种偶然,而是源于前世的宿债——对方要么是来讨债的,要么是来还债的。


如果对这种因果一概否定,在面对感情问题时,会遇到许多困惑。


佛陀的爱


与这种自私的爱相比,佛陀的爱不带任何条件,对象是一切众生。有人觉得不太可能,但这就是佛教中提倡的爱。不仅佛陀具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科学可让物质世界更强大,但不一定能让人更幸福,若每个人都懂得调伏心的秘诀,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和自由。早在几千年前,佛陀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细致宣说,希望大家在空闲时,了解一下这方面的道理。


如今,许多大学生对爱情比较盲目。有些人学历虽高,但搞不懂一些关键问题,在感情上受到一点打击就放弃自己,这样的话,就算读破万卷书又有什么用?


且不谈成佛、度众生等高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若能懂得一些佛理,比如“一切都是无常的”,心态也会有所改变。


许多人在年轻时,一直为了爱情、名利而奔波,从来没有寻求过关于生命的真理。直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考虑:“人死后,生命会不会延续?还有下一世吗?下一世我会变成什么?”但此时考虑这些,已经来不及了。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在空性中,一切不存在,爱情也不例外;但在世俗层面,佛陀并不反对正常的感情生活。


若问佛:“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会说:对情不要太执著,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是作茧自缚。


《无量寿经》中讲:“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出生时是独自一人,死时也是孑然一身,没有谁能永远陪伴自己,所以不要认为“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


有些人明明懂这一点,就是不愿意接受。讽刺的是,越是害怕失去,越有可能失去。

今天,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希望你们在追求爱情时,心里要有一些关于无常的准备。佛教中这方面的智慧教言有很多,比如《入菩萨行论》,里面讲了如何放下自我、化解执著,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假如你有时间,最好能从中找寻一下人生的方向。否则,心里全是自私和执著,一定不会幸福。





问:我是中文系2009级的。“情”这个东西,经常困扰青少年,引发许多犯罪,现在已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我们缺少社会历练,无法控制身心,经常有一些极端行为。请问,青少年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
堪布:这几年来,我之所以经常去一些大学演讲,就是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人生的真相,尤其要明白“情”是什么。
假如爱情十全十美,只给人带来快乐,当然值得赞叹。但实际上,它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痛苦之因。这一点,无论在传统文化还是佛教典籍中,都有详细论述。
如今许多年轻人为情自杀,究其原因,就是没认清爱情的真面目。以前在藏地,从来没听说过“失恋”“殉情”这些词,但现在随着一些影视剧的热播,藏族年轻人也开始为情所困。
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贪欲和执著。现在,虽谈不上有什么修行的境界,可是通过思考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或者依靠佛法来观察自心,对感情的本质有了真切的了解,慢慢就可以摆脱这些困扰。
年轻人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认识。若能如此,就算你有一些贪执,它也不会带来极大痛苦,更不会让你选择结束生命。

问:我是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的。您说因为执著爱情才痛苦,放弃执著痛苦就不存在了,那您对善的追求也是执著,它是否会造成痛苦?是否应该放弃?
堪布:执著有两种:一种会带来痛苦,比如感情、财物,本来不值得追求,你执著它,就会产生烦恼;另一种不会带来痛苦,比如你追求善法、利益他人,虽然这也是执著,到了最高境界也要舍弃,但暂时来讲,它是需要的。
就像有两种船:一种非常安全,可以载你过河,船到岸上就不用了,但正在过河时,不可缺少;另一种是危船,不仅无法渡你过河,还会带来危险,这种船要远离。
同样,我们的执著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执著暂时可以利用,最后应该放弃,而不好的执著必须立即放弃。


问:我是金融系2008级的。两个年轻人相爱,但因为家人阻挠,使他们不能在一起。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亲情,又不能放弃爱情,应该怎么抉择?

堪布:当亲情和爱情发生冲突时,我觉得,最好是做各方面的努力,尽可能跟家人沟通,做到既不伤害他们,也保护自己的爱情。
当然,这种矛盾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不管怎么样,做事不能太冲动,只要努力争取,应该会找到比较好的出路。
现实中,有些家长刚开始不同意子女的选择,后来经过调解,慢慢也能接受,这种情况有很多。

问:我是国贸系2009级的。佛陀说一切皆空,那么,修大乘佛法的上师发菩提心,想利益一切众生,是否说明他心中还有“情”?
堪布:作为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若证悟了万法皆空,自会放下一切执著,但没有这种境界之前,发菩提心、利益众生的过程必不可少,这种“情”不会障碍他。
我们证悟空性,是要利益众生,还是利益自己?有智慧的人会选择前者。也只有断除了自我爱执,才能顺利地明心见性。
在修菩提道的过程中,万法皆空与度化众生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要知道,在实相中,万法了不可得;在现相中,一切显现却存在。就像做梦,尽管梦境是假,但没醒之前,梦中的痛苦要解除,梦中的快乐也要追求。
同样,站在空性的角度,度化众生是一场梦。但没有证悟之前,暂时还不能放弃。



上一篇:婚姻,是如此孤单地陪伴 下一篇:伟大的道歉,发人深思!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wybuddhist@163.com告知,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