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不生不灭如来智——般若
来源:释圆洱 日期:2018-06-13 浏览量:2923

       般若,诸多经论中又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即指到达彼岸的智慧。彼岸,是指涅槃果位,此岸是指轮回世间。轮回中,天人有五衰之苦,人有生老病死等苦,旁生有遭宰杀等痛苦,地狱众生有寒热等苦。而证得涅槃果位的佛陀、菩萨、声闻、缘觉等圣者,他们不会有六道中众生的种种痛苦,因为他们依靠各自所证般若的智慧,而彻底离开轮回世间,所以如果我们要彻底离开轮回,趋入安乐涅槃的四圣果位任一者,必须要依靠般若,若不依靠般若,就如同不依靠船只不可能越过大海到达彼岸一样。 

       那这种智慧到底是怎样的行境呢?末学虽慧浅,但依照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讲的《般若摄颂》,想谈一谈般若的来源、般若的本体,及其属于谁的境界,并稍加分析般若这种甚深智慧到底是什么样的境界。 

       一、般若的来源 

       从世俗名言上讲,般若是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时证得的甚深智慧。之后佛陀在灵鹫山二转法轮时,才为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传讲此甚深难测的般若妙法。尔时,大众中很多大菩萨当下获得了证悟。佛陀圆寂后,诸大菩萨、阿罗汉们将佛陀传讲的深广妙法集结成经典并流传至今。

       故而可以说“般若”妙智来源于诸佛菩萨,及诸佛菩萨所造经论和上师们的窍决。我们通过闻思修行,可使相续中的无明烦恼消失,而显现智慧心性。 

       二、般若的本体是什么 

       若从胜义实相而言,般若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并没有一个来处,也没有一个去处,既不会有先前的产生,也不会有最后的灭亡,是无缘空性的本体。因为一切万法的法性本来就是远离生灭来去,所以我们无论从对境上还是有境上进行观察,般若空性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远离戏论言说的本体。 

       (一)对境空性——抉择万法皆空 

       以我们凡夫的肉眼放眼整个器情世界,我们怎么看都觉得他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以我们足下的大地来说吧,我就可以认为它是实有存在的,因为我的脚确实能踏踏实实地踩在上面。不仅如此,还能感觉到它的坚硬凹凸等等。而以有情为例,比如人都有高低美丑等不同的特征,行为上亦有说话、工作、吃穿住行等行为的差别。无论怎样,每个人都各有不同,并实实在在存在着,似乎并非如般若经论上所言: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空无自性不存在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以般若智慧进行观察,就会明白一切器世界的山水树木等无情物,无一不是由色蕴或色尘等积聚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物体结构。而有情世界的一切众生,亦是在因缘和合下,产生的色身与心识等五蕴聚合物。 

       既然一切色等器情外境与五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我们就以般若之智来破析五蕴的自性,看看它是否真的如我们眼中那样实实在在地存在?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而所谓的五蕴,在《佛学大词典》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法皆以积聚为性,故名五蕴。其中色蕴,即指世界一切物质现象,包括有情的身体在内,都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境(色声香味触)等十种色法因缘和合下积聚而成,故名色蕴。在色法中有粗大的,亦有细小的。粗大的色法指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一切物质,包括我们有情的色身、语言等。细小的是指无分微尘。而以智慧观察时,色法等一切万法全都是由众多微尘积聚而形成,根本就没有一个实有的本体堪忍存在,因其体性是刹那坏灭当下即空的缘故。如同一座山,我们用推土机把它推垮了以后,就不再是山了,而是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泥块。我们再将这些石头打碎,它就成了一堆沙,这些沙又可磨成粉末,再进行破析就成了微尘,若对微尘再进行破析就是最细微的色法无分微尘。 

       所谓的无分微尘色法,对它再观察时,可分两种情况: 

       一、从世间名言量观察,必须承认它如梦如幻地存在,是再也不可分割的色法,由它作为组成大地一切色法之基础故。 

       二、从出世间胜义量观察,所谓最小的色法无分微尘,也不是实有的不可分,此时若对此极微再往下破析时,它就成了如同虚空般的空性。因此,小的色法不成立,大的色法自然也不会成立实有,因为多是由一组成,“一”没有,“多”自然也没有,故而世间一切万法都如同芭蕉树一样,空无实体。再者,有情中如人的身体也是刹那坏灭的色身,同样可以破析成微尘抉择为空性。 

       既然说色法没有,以此类推,其余的苦乐舍三种心理作用的受蕴,依靠受蕴而起的种种好坏之想的想蕴,依靠受蕴想蕴而造作种种行为的行蕴,以及通过心识了别外境的识蕴,同样在胜义中亦是空性的本性。 

       因此,一切外境色等万法,并非如同我们所见那样实有存在,其本体无非都是般若空性的本性。虽然世间显现上,他们都如梦如幻般存在,但胜义实相中确实是不生不灭的空性。但这种空性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房子里没有人的那种空,而是万法显现的当下其本体为空,在空性的当下,又能无有欺惑地显现出万法,如《心经》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另外,也不要认为是我们把他抉择为空的,因为他们的本体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空性的法性,如同虚空一样,只因我们未认识到才产生误解,认为他实有存在。 

       (二)有境般若智慧是否实有存在 

       从胜义实相而言,由于外境万法皆空,不成立实有的本性,进而由外境不成立而推知,观察外境的有境智慧也同样不存在实有的体性。 

       1. 有境智慧并非实有 

       因为,色等对境或五蕴所摄的一切万法,世俗中虽然如梦如幻般显现,胜义中其本体都是空性、无相、了不可得的。比如说,我们见到的瓶子、柱子、花草,听到的声音,尝到的味道等等,若用般若智慧进行观察,其本体都是显而无自性的空性。由此而推知,既然外境的本体不存在,那执著或缘取对境的有境智慧(心识)也不会存在,因为心识没办法对不存在的 外境进行有相的缘取之故。当无有所缘时,耽执的心也就完全寂灭无所缘。在心识没有任何能缘所缘的同时,心识难道不也是空性的本性吗? 

       因而对境不成立,有境也不会单独存在,二者是相互观待之故。当能取与所取都消失于法界,或如麦彭仁波切所言:对远离一切戏论的对境与有境都不执著时,就是真正的般若——到达彼岸的智慧。 

       再者,假设智慧之心识是实有的,那么当我们以中观正理胜义理论来观察时,同样可以如同破色法微尘那样,先将粗大的心识抉择为细微的心识——无分刹那心识。最后,再对无分刹那心识破析时,它也是如同虚空般空无实体。 

       并且诸多经论中都讲到,所谓的智慧或心识,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相状、颜色等,也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处、住处和去处,其本体是空性、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的本性。如益西彭措堪布讲授的《中观总义》中云:“了知心无住处,为体空性;了知心无来处,为因无相;了知心无去处,为果无愿。心的本性,法尔如是也。” 

       2. 智慧与五蕴——非一非异 

       或者,如果说智慧实有存在,那么就应该与我们的五蕴身心要么是以一体、要么以他体的方式存在。但当真以如来的般若智慧观察时,就会了知色法不是智慧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呢?如果色法是智慧,他们之间就应像火与火的热性一样无二无别。若真是这样,那凡夫现见瓶、柱等色法时,就应该当下通达万法的法性——智慧波罗蜜多,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二者是以他体的方式存在,如同桌子上的花瓶一样,他们是以能依所依的方式存在。若是这样,那除了色法之外的智慧应该能得到,由于得不到的缘故,故而色法与智慧之间他体也不成立。

       同理,其他的想蕴、受蕴、行蕴、识蕴也不是智慧波罗蜜多。若是,与其法性就应以一体或他体的方式存在。若一体,凡是有心识的众生都应成佛,因为空性智慧与五蕴身心一体之故,可事实并非如此,凡夫还是凡夫。若是以他体的方式安住在四蕴上,如同现见树上的飞禽一样,我们应该能得到智慧,但得不到之故,他体也不合理。由此而推知,智慧与五蕴之间并非一体或他体而住,而除了一体他体之外,有没有其他方式存在呢?没有,故只能说他与虚空无别,自然也就不存在与虚空般的法界本性截然分开的他体之法了。《般若摄颂》亦云:“不住于色不住受,不住于想不住行,不住何识住法性,此即行持胜般若”,意指般若空性慧不住在五蕴的显现上,而住在五蕴的本性中,五蕴的本性其实就是空性也。其他经论也说:分别念不是智慧,分别念的本体才是智慧。故胜义实相中,般若与五蕴非一非异都是空性的本性,若从世间名言上说,五蕴与智慧都是如梦如幻般存在。 

       总之,胜义实相中,诸法的本体就是空性的法相——般若,而般若的本体也是空性的法相。诸法的法相与般若的法相是否是别别的他体之法呢?不是的,二者都是一个本体的真如实相,是无二无别的。如《般若摄颂》云:“过去未来之真如,现在罗汉之真如,诸法真如佛真如,法之真如皆无别。”是说世间过去、现在、未来万法的真如,阿罗汉等补特伽罗的真如,基——所知万法的真如,果——佛陀的真如,证悟空性等道法的真如,所有的真如,都无有各自破立的分别,而在法界中都是一味一体的。 

这便是如来的大觉—-般若。 

       三、般若是谁的境界 

       从世俗名言上讲,在《般若摄颂》中也讲到,般若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因为凡夫人并没有证悟这样的般若智慧,而诸佛和菩萨已经通达了,并且安住于这种境界中,远离生灭、来去、常断、苦乐、一异等一切戏论。 

       那凡夫是否真的不具有呢?现相上菩萨也是凡夫修成;实相上凡圣平等,一切凡夫原本也具有这种清净光明的智慧。在诸多经论中也讲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只因众生妄想颠倒,无始劫来流转六道轮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彻底被六道中的幻境假象蒙蔽了光明的心性,以无明为根本,从而一直执着贪恋分别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外境。对悦意的对境起贪,对不悦意的对境起嗔等。凡夫原本光明的心性长期在烦恼杂染的熏陶迷惑下,还怎能体现出清净的心性智慧吗?如同一个原本清净、光亮、透明的水晶球,若长期处于灰尘或污垢中,水晶球还怎么会显现出它本具的光明面目?但假如用水或布将污垢去除,水晶球就能显现出原本清净光明的本性。 

       同样的道理,凡夫众生若依靠上师们的窍决及诸佛菩萨的经论加持,通过闻思和长期串习,就能逐渐去掉无始劫来熏染的贪嗔等杂染垢秽。尘垢一除,原本光明清净的心性就会显现。这就是佛经中讲的不可思议的般若慧,如果谁证悟了,它就是你的境界;没有证悟,它就是前辈圣者们或诸佛菩萨的境界。如释迦牟尼佛在尼连禅河六年苦行,最终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夜睹星象,豁然大悟,即叹言:“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既然佛说过: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般若智慧,只因妄想执着被蒙蔽了。我们不信佛的金刚语,还能信谁的呢?

        《般若摄颂》中也云:“导师说想是此岸,破想而断趋彼岸,离想得此到彼岸,彼等安住佛经义。”意指佛陀说:无论什么人,只要他对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着实有或无实的想与执着,那在此期间,他就不能离开世间三有轮回的生死此岸,而一旦破除了这样的妄想执著,般若智慧的光明心性就能显现,依靠它就能趋向涅槃安乐的彼岸。 

       以上是从世间名言上分析,若从胜义的角度讲,不要说般若是佛菩萨的境界,就是佛菩萨本身也不存在。《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即指我们千万不能认为佛、菩萨的声音、色相有实有的本体存在。如果诸佛菩萨的本体在胜义中都不存在,自然般若实有的境界以及般若的拥有者也不可能存在了。 

       四、修学般若有何功德 

       般若,胜义中虽然是空性的本体,世俗中依靠这种空性的威力,却能展现出无量无边的功能和妙用。如《般若摄颂》中说,任何人以清净心欢喜心读诵、传讲、思维此般若,超胜于多生累劫供养声闻缘觉之功德。又讲到,任何行者只要听闻到《般若经》中讲的所有万法虽然无有本体,但行相不灭犹如幻化般的道理,对这样的空性意义诚信不疑,并在实际行动中修学、恒常精进行持,当知这位行者,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获得善逝菩提的果位。 

       并且,般若法门也是导师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最至高无上的法,是产生诸佛的佛母,也是众生身心安宁快乐的宝藏。假设谁想希求佛陀的果位,必须学修此般若。 

       为什么呢?因为凡夫众生无始劫来执著“我”是实有存在的,而我所的法如山河大地、房子、瓶子、柱子等也执为实有存在。心中由这些实执所牵而产生苦、乐、悲、喜等等的非理作意,从而流转在轮回中。故要想脱离轮回苦海,只有修学般若空性慧,断除“我执”和“我所执”,才能获得解脱的果位。因为空性法门能从根本上断除轮回的因——执著。 

       如《入行论》云:“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意思是说空性就像光明一样,能对治烦恼障与所知障的黑暗,若想很快成佛,为何不赶快修空性呢? 

       在此世间中,假如每个人都修学般若空性的法理,即使暂时还没有证悟到这种境界,也不会对世间万事万物产生太大的执著与痛苦。例如,当身心都遭受种种痛苦、烦恼、毁谤时,此时就修空性来对治,并观想:一切都是空性的,是显而无自性虚幻的,我应当随学上师和诸佛菩萨,他们如何安住,我也如是安住。如此这般观想之后,一切违缘也会自然消失,身心也会非常快乐,就不会像世间人那样崩溃、自危等等。 

       因此,谁要想获得究竟的佛果安乐与暂时的人天快乐,必须修学般若。 

       五、总结 

       总而言之,胜义中般若的本体是离戏之空性,是产生一切世出世间安乐的源泉,但在世俗中如梦如幻般存在。 

       故而一定要分清胜义和世俗、实相和现相的差别。否则作为凡夫,我们如果搞不清状况,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空的,那么持戒布施、积资净障就不必行持了。因为所谓的空,是从实相的角度来说万法的本体即空,若站在名言显现的角度说,万事万物都是如梦如幻般存在。 

       在世俗中,前辈大德们如梦如幻地通过精进修持证得圣者的果位,众生造恶行善都会感召相应的果报。而从胜义实相讲,般若的本体、行持般若者、去往的涅槃都是不可得的,一无所得不得而得。 

       因此,若想离开生死轮回的此岸,必须要行持六度万行积累福慧二资,并在般若空性的摄持下,趋向解脱的涅槃彼岸。故而,若我们想获得圣者的果位,证得究竟的遍智佛果,就必须依靠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渐次趋入菩提之道。

上一篇:世界如此虚妄,只是误会一场——透… 下一篇:虚空与空性——析《般若摄颂》等经…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wybuddhist@163.com告知,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