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识得真|《解义慧剑》沙龙第七场报道
  来源: 日期:2018-11-13 浏览量:2317

Lesson 7

谁不想活得快快乐乐?谁不想把迷离的世界看得真真切切?谁不想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顺顺畅畅?

然而,人生多歧路,学修亦复然。不学四法依,歧路多亡羊。

10月28日晚,《解义慧剑》沙龙第七场拉开序幕,在法师的带领下,学员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学习了四法依的内容:

一、为何需要四法依

二、分别认识四法依

三、四法依间的关系

四、总结


一、为何需要四法依?

一切万法,究其根源,就是大乘佛法里面所讲的甚深意义和广大意义,或者叫胜义谛的意义和世俗谛的意义。这两种意义,如果我们完整掌握了,实际上就叫做二谛圆融。若想达到二谛圆融,就必须要经历佛陀佛子们经历过的修行之路。而在修行的路上,我们需要有可依止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四法依。因此,四法依,不可不学,不可不依,不可不行持。

何谓二谛圆融?简而言之,二谛圆融就是真相、安乐之义。我们都渴望了解真相,得到充实的安乐。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许多人却求乐得苦,这是因为我们都有一双无明的眼睛,看不清楚究竟的真相,被带入歧途。

我们到底会被哪些东西带歪?《解义慧剑》指出,我们常常受名、句、易了的影响,走入岔路。这三者,会把我们糊里糊涂地带到痛苦的世界中。

名,指名声。为什么我们会极力赞叹一个人?为什么这个人的名声大?因为,很多人都在赞叹他,实际上这种心理是从众心理。名声代表了人们对某种价值观的共识。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害怕孤立感的,如果人人都那样,而自己不是,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受到排斥和孤立。此时,我们就会盲目追随有名声的人,以此表示我并没有离开这个群体。例如,人人都结婚,而你没有结婚,你会觉得自己是个怪异、脱轨的人。究其原因,盲从源于没有信仰,立场不坚定,所以就会被各种价值观冲得东倒西歪。如果真正认识名声的本质,就会明白,那不过是很多人认可的价值观而已。但是,很多人认同就一定正确吗?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保持内心的强大。

除了名声,人们还会被什么迷惑?词句。而这些词句,代表的是我们喜欢空谈的习气。为何喜欢空谈?因为它会引来别人的羡慕。空谈,是对某些语言文字作分析,以表达某些逻辑、某种情绪。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玩词句的游戏,而是发展内心的品德,开发内在的智慧,否则在心外下功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最后,人们还会被易了的东西带偏。易了之物,即浅层的、心识的境界,例如不了义的、心识的法。我们陷于其中,不愿自拔,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心理舒适区。无始劫以来,我们对自己的境界,对二取心识的境界习以为常,如果有人突然说了一些高深的境界,我们会认为,那太高深了,怎么可能达到呢?因此,我们久久地囿于陈旧的易了境界,不愿超越。

法师指出,追求二谛圆融的真相与安乐,就是在追求真实的、了不起的境界。但追求的过程很容易受迷惑,所以,要学习四法依,以此获得真正想要的结果。


二、分别认识四法依

何谓四法依?四法依是:

1. 不依人而依法

2. 不依句而依义

3. 不依不了义而依了义

4. 不依心识而依智慧

接下来,法师逐一阐述、遣诤。 

1. 不依人而依法

何谓人?何谓法?人,能说的人,指说法者;法,成道的理,指解脱道的法。不依人而依法,意思是我们在求法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人而在法上有耽误。闻法的时候,我们要遵循这个原则。

《解义慧剑》云:“由说理成道,解脱说者非。”意思是,我们依靠所说的理而成道解脱,而非说法者。因此,一个人不管长相如何、口才如何,只要说的是正法,哪怕是屠夫,我们也要依止他所讲之法,这样就可以得到利益。反而言之,如果某个人说的不是正法,违背了大乘教义,哪怕他显现成佛陀的样子,我们也不能依止,否则会陷入深深的痛苦。

虚云老和尚曾回忆起年轻时的情形:“在教下听经。听到讲得好的就生欢喜。愿跟他学。听讲小座。讲得不如法的就看不起人。生贡高心。”(《虚云和尚自述年谱——禅七开示》)这便是依人不依法的表现了。对此,法师启示学员们,缘人是业缘,缘法是法缘。业缘会把我们卷入轮回里,因为缘人必然会产生三种对境,说法者如果与我们投缘,我们会产生贪心;若不投缘,则产生嗔心。贪心与嗔心,都是轮回之因。还有些人会以冷漠心对待有恩德的传法者,这种心理也是不合理的。要知道,如果有人为你传了一句法,其恩德比他赠予你三千大千世界的宝贝还要大。以上是缘人,但是如果缘法,结果就只有一种了——解脱。因此,只要某个人能为我传法,我们就要欢喜他、恭敬他、承侍他。佛陀在因地时,罗刹给他讲了一个偈颂,佛陀连命都舍得,全部供养给他,这是一种精进的善心,为求解脱义无反顾。 

遣诤1:不依人与依止善知识是否相违?

问题来了,经论中不是常常教导我们要依止善知识吗?为何又说“不依人”?其实,二者并不相违。不依人,不等于一开始就要舍弃人,而是指不把人作为所求的目标,只是依止这个人所讲的法。在这一点上,依止善知识是相同的——依止善知识,是依止他所讲的法。然而,二者略有区别,众所周知,在依止善知识之前,我们一定要反复观察,看看对方是否具足法相,一旦观察好了,就要依教奉行。

遣诤2:依止法是否会成为取麝香的恶劣之徒?

首先,我们要看清楚什么是“依止法”?法,指能成道的理。如果你只是为了得到一点儿法,而对说法者没有丝毫尊敬,这不叫得到法。因为,法不是空口言谈,而是饶益自心的真实法,如果没能认识到法的真实利益,那就是表面上的求法,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求知识罢了。所以,如果求的是真正的饶益自心的法,法入于自心以后,绝对不可能对人没有恭敬之心。因此,真正依法的人,是不会变成取麝香的恶劣之徒的。

2. 不依句而依义

法,有句的法,也有义的法。依靠能诠句,表示所诠义,这就是句和义的内涵。在什么阶段需要遵循这种原则呢?在思维的时候。思维的时候,不要过分耽著词句,而要思维法的意义。如果真正通达了所诠义,在说法的时候,不管怎么说,都不会有丝毫违越。

所以,不依句而依义的原因是,如果义已经懂了,在句上就无需做过多的争论。恰如大象已经得到了,大象的脚印对我们来说就无足轻重了。如果还在句上刻意耽著,只会“妄念增无尽”。

“妄念增无尽”有何表现?举例而言,部分学术界的人就特别擅长此道。他们在学术论文中,往往把一些简单的词汇表述得佶屈聱牙。如果把这种习气带到佛法里,将会变成什么样?譬如讲菩提心的窍诀,他们可能会研究,菩提心是哪个朝代的人发明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有多少种翻译方法?这就叫“妄念增无尽”。

当下,还有些人特别耽著逻辑。如果真正通达了意义,词句上无论怎么排列,就不再重要了。表达情绪的诗学也好,表达理性的逻辑也罢,它们都是浅层意识的东西,连善心的内涵都没有,连见解的指引都没有,所以它们不能成为真正的善根。因此,求法时一定要求意义,即使词句不佳,也无妨碍。

法,要靠善知识传讲。《经庄严论》中,提到了善知识的十种法相,但博朵瓦格西认为前五种才是最重要的,他曾说:“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因此,金刚语是一个已经证悟的人所流现出来的语言,有的时候它很短,例如“你也会死,我也会死”,但是当你真正按照这个思维,最终一定会获益的。

遣诤:“不依句而依义”是否等于禅宗的不立文字?

对于这个问题,法师先介绍了一则公案——《坛经》云:“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文中,尼僧的见解是,不通过字怎么知道义呢?这是对于渐次根基者而言的。大师所说的,却是法界实相的事情,是对利根者的教导。这与“不依句而依义”不相同。六祖大师所说的不立文字,讲的是究竟理体、究竟实相上面的事情。而“不依句而依义”则是作为一个渐次根基者,在修行佛法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所以,二者一个是就结果而言的,一个是就路途而言的。

路途上,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句子?绝对需要。没有句子,作为一个渐次根基者,通过什么了知意义?好比撑船过河,到达彼岸就不再需要船了,但并不代表渡河的时候不需要。


3. 不依不了义而依了义

佛陀宣讲的法,分为了义法和不了义法。了义法是指已经到究竟的法。不了义则是指没到究竟的法,也称为方便说。佛陀之所以说出两种法,是因为众生的界性、根基、意乐各不相同。就界性而言,有些人是小乘种姓,有些是大乘种姓,有些则是密乘种姓,根基亦有钝利之分,意乐更是各有所好。所以,佛陀在说法时要随顺众生。

悟入意义时,我们要遵循“不依不了义而依了义”的原则。那么,哪些法属于不了义?《解义慧剑》提到三点:

1. 用意

2. 以量有妨害

3. 有必要

如果佛陀在讲法的时候,有不同的用意,所讲的法有一定的必要,最终有一些理论的妨害,那么此时所讲的法,就是不了义的法。这三个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以量有妨害”。

例如,佛陀在某些经中说,这个世界的物质是存在的。如果我们用中观推理观察,这些物质根本不存在,这就叫以量有妨害。佛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凡夫的世界中,以感官考量,物质似乎为有。考虑到这一点,为了度化小乘根基的人,让他们不至于产生很大的恐惧心,佛陀暂时宣说物质世界为有。

佛陀在说法的时候,随着不同众生的界性、根基、意乐而说不同的法,按照四种秘密和四种意趣,我们就知道佛陀所讲的法有不了义的内容。四种秘密是指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和转变秘密。四种意趣,则是指平等意趣、别义意趣、别时意趣和补特伽罗意乐意趣。按照《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观点,对于他人所询问的意义并未和盘托出、圆满明示,仍然保留密意,就称之为意趣。而为了利益他众,稍许迎合他人的心理而宣说的含义,则称为秘密。二者的差别在于,意趣是“有所保留”,秘密是“有所转变”。

之所以要遵循这一原则,是因为越到上乘,解释的世界就越清晰。佛陀一转法轮、二转法轮、三转法轮,乃至金刚乘,越往上就越是了义。当我们知道了佛经中有了义、不了义的法,那么就能对上下的见解圆融地理解了。

既然金刚乘最为了义,我们该如何趣入呢?《解义慧剑》说道,如果想解开金刚乘的秘密,就需要六边、四理和传承上师的窍诀。金刚乘的密法不是想看就能随便看的。因为在密法中,有了义理、不了义理,有意趣说、非意趣说,还有一些文随顺义、文义相悖的道理。尤其是文义相悖的道理,如果只看文字表层,随便理解,那么一定会理解错的。因此,金刚乘一定需要上师的讲解才能趣入。

佛陀在介绍世界的时候,曾说世界是平面的,中间有非常高的须弥山。但按照现在看来,须弥山到底存不存在?至少我们看不见。但是,佛陀当时有其用意——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在印度占主流地位的是婆罗门教,他们对世界的描述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佛陀不按这个方式言说,等于和这些人在见解上产生了冲突,也就不能把他们引入佛门中来,等同于断了他们的善根。宏观世界的形成对于解脱而言,本就无足轻重,微观世界才是更为重要的。因此,佛陀讲述的微观世界,例如微尘,便与科学家所说的非常相符。因此,作为后学者,不要认为佛法中有一部分不符合,就全部都不符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清楚,一切教法都是佛陀智慧与悲心的流现。

遣诤:不了义说法是否是妄语?

既然不了义不完全符合究竟真相,那么它是妄语吗?根本不是。所谓的妄语,是指把没有的东西说成有,把有的东西说成没有。妄语者以欺骗为目的,想求得自利,这才叫妄语。可是佛陀所说的法并非如此。没有的东西,佛陀没有说成有,在有些人面前的的确确显现为有,所以佛陀并没有欺骗。所有不了义的语言,都是为了引导众生。

 4. 不依心识而依智慧

什么是心识?二取分别心就叫心识。

什么是智慧?无二智慧,就是智慧。

谁能真正获得这样的境界?诸佛菩萨。

在什么阶段需要依止这样的原则?在实修了义法的时候。实修的时候,如果陷入二取分别心的境界里,则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

那么,为什么不能依止心识,而要依止智慧?因为实修的时候,我们要达到唯证方知的真实境界。二取自性心不管缘什么,都叫虚妄。如前所述,二谛圆融意味着真相、安乐。真相又意味着没有任何虚妄,如果还有二取自性心,则永远不可能达到二谛圆融的境界,得到究竟的真相安乐。因为,不管怎样缘——“缘有实无实,缘二缘非二”,只要有所缘,永远都是魔的境界。

既然心识不能依止,那么该如何获得殊胜的智慧呢?《解义慧剑》指出了修行的方法——依靠圣教、破诸边远离戏论的正理、上师的窍诀。依靠这三者,我们就会像开了眼目一样,看到心的本来面目了。虚云老和尚面对着完全打碎的杯子,他开悟了,写了一首偈子:“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歇。”我们需要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也是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应该求得的真实道理。

智慧很重要,如果没有智慧,我们可能会出现倒退。什么倒退?法师给学员们播放了《黑客帝国》中的片段。通过短片,学员们了解了自己在求法过程中,应该避免哪些歧途。法师鼓励我们,只要依靠四依一点一点修持,总有一天会现前殊胜的境界。

三、四法依间的关系

四法依是层层取舍的——在法和人当中,法最重要;在法的句和义当中,义最重要;在义里面,了义的法最重要;在了义的法里面,智慧最重要。这些分别是闻法阶段、思维阶段、实修阶段的不同准则。法师再次强调,“不依”不等于一开始就要舍弃,而是不要把它当究竟、当目标,要明白它只是一种善巧方便。


四、总结

人生多歧路,学修亦复然。学了四法依,歧路无恐慌。法师殷殷劝导我们要重视四法依,因为——

1. 从初入门,至终成佛,四法依是修行人的指南针。

2. 从方便入,至得究竟,四法依是佛指引的关要处。

3. 具显宗理,含密宗道,四法依是总教法的秘密诀。

能学习四法依,我们是非常有福报的,宛若在修行的路上遇到了明眼人,他告诉了你,在哪个路口将遇到什么,该如何抉择。有了他,我们不再是迷路人。

上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解义慧剑》沙龙第六场报… 下一篇:路漫漫,行者无疆|《解义慧剑》沙龙终场报道
Copyright © 2009-2013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wybuddhist@163.com告知,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