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nt Happiness|《解义慧剑》沙龙第四场报道
  来源:智悲沙龙 日期:2018-10-24 浏览量:1793

Lesson 4

夜如水,秋意凉,一杯咖啡送醇香。

10月7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小伙伴们早早地磨好咖啡,守在电脑旁,坐等签收快乐人生的推理窍诀。

课前,法师简明扼要地回顾了上堂课的主要内容——四个锦囊,即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与自证现量。而本场沙龙,将过渡到比量的推理部分。要理解比量的推理并非易事,因此,法师降低难度,取材生活,力求深入浅出。


Part 1  快乐是什么?

天下攘攘,皆为乐往。那么,快乐是什么?通俗而言,快乐是精神层面的特殊感受。而在佛法中,快乐又被称为“乐受”,是三受之一。人们往往因为“领受顺情之境”而身心适悦。

快乐如果被细分下去,可以分为两种:分别识带来的快乐与无分别识带来的快乐。前言所提到的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等,都属于无分别识的范畴。当我们攀缘外境产生了意现量,进而产生分别意识时,分别意识就会作出评判——“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种二元对立的评判,则属于分别识的范畴。

法师指出,本场沙龙的重点,在于分别识的感受。

Part 2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通过追逐物质而寻觅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可叹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却比比皆是——空心病、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数量逐年攀升,就是最好的例证。物质明明很富裕了,为何人们的内心却更加迷茫?其实,以智慧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物质的确会影响快乐,但绝对不是其决定性因素。快乐的秘钥,在内,不在外。

既然快乐不假外求,那么,就亟需解决一个问题:谁,动了你的快乐?

如前所学,心分了两类,一类是现量的无分别识,另一类是比量的分别识。毁掉快乐的元凶,正是后者!试想一下,当我们遭遇拍桌,从现量(无分别识)的角度而言,当下不会起任何评判,拍就拍呗,我看见了,听到了,仅此而已。但分别识就不一样了,它不断地进行评判:某某人打我了,她又说我坏话了。要知道,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我执”这只小妖,因此,我们可能会想:“他凭什么不尊重我?”随后,一连串的想法接踵而来,最后越想越气,越想越苦。

由此可见,所有的苦乐都是由分别心引发的。外境相同,心态不同,苦乐的结果就会千差万别。紧接着,法师通过三相推理,一一破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顽固愚见。


Part 3  推出快乐人生

三相推理,在世间也叫逻辑学。

为什么我们要学三相推理呢?法师解释道,因为人们常常囿于固化的思维模式,如果仅仅告诉他们“你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做”,但是道理没有讲明白的话,很难以理服人。三相推理遵从自然规律与真相,具有理性、客观、全面、严密等特点。如果我们能时常用三相推理打量自心、分析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那么,所有认知上的谬误将无所遁形,最终,快乐将会不请自来。

关于三相推理,我们还要明确两个问题:

问题一:以何心比量?

三相推理以何心比量?以无分别心,还是分别心?

颂词指出:“取境义共相,混合名能知,是有分别识,圆行异名言。”何谓义共相?例如,我们一旦提起“火锅”这个名词,脑海里就会浮现起火锅的形象。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形象,就是义共相。那么,什么是“混合名”呢?混合名是指,浮现起的形象和名称是混合在一起的。正因为我们已经把名词与火锅的形象混合在一起了,所以才会在提及“火锅”的时候,脑海中跃然浮现起火锅热气腾腾的形象。这种分别心,被称为名义混合的分别心。如果没有名义混合的分别心,我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流畅地沟通交流。

所以,以何心比量?就是以名义混合的分别心比量的。

问题二:以何因比量?

颂词解释:“依何能知何,即因彼宗法,同品异品遍,三相全无误。”其中,因就是推理的意思。最常见的推理论式如“山上有火,有烟之故”。因为看见了烟,推知有火的存在。通过能立的理由,了知所立的观点,这就是因(推理)。在名言中,我们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一个观点,观点要想成立,就要指出理由。这句完整的话,就叫推理。

一个完整的论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宗、因、喻。

 (对象+观点)+(理由)+(例证)

例:赵丽颖(对象)是人(观点),

因为是女人(理由),如同郑爽(例证)。 

这里,宗有两点,一是对象,二是观点。对象相当于主语,此处对象为赵丽颖,观点是“是人”。凭什么有这样的观点?理由是,她是女人,这就是因。如果用喻来说明,则是“如同郑爽”。因而,这个论式具备了对象、观点、理由、例证,是一个完整的论式。

那么,论式完整是否意味着论式一定正确?不一定。正确的论式,必须做到“彼宗法,同品异品遍,三相全无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论式的三个条件(宗法、同品遍、异品遍)均没有任何错谬时,论式才算成立。具体而言,要从以下三相进行判断—— 

第一相,宗法成立。理由需要在对象上成立。 

例1赵丽颖(对象)是人(观点),因为是女人(理由)。

分析:赵丽颖的确是女人,理由在对象上成立。

例2大熊猫(对象)很胖(观点),因为它爱吃肉(理由)。

分析:大熊猫不爱吃肉,理由在对象上不成立。 

当第一个条件具备以后,就可以观察第二、第三个条件了。如果第一个条件不具备,则剩余二者也就不用观察。 

第二相,同品遍。如果理由成立,所论证的观点必定成立。 

例1:赵丽颖(对象)是人(观点),因为是女人(理由)。

分析:既然是女人,那么,肯定是人。(成立)

例2:赵丽颖(对象)是女人(观点),因为是人(理由)。

分析:只要是人,就必然是女人吗?不一定,还有可能是男人。(不成立,属于不定因)   

例3:老虎(对象)是食草动物(观点),因为以肉为食(理由)。 

分析:既然以肉为食,必然不是食草动物。理由与观点相违。(不成立,属于相违因)

如果第二相也成立,那么,可以观察第三相了。 

第三相,异品遍。如果观点不成立,理由必定不成立。 

例1:赵丽颖(对象)是人(观点),因为是女人(理由)。

分析:如果不是人(观点不成立),则必然不是女人(理由不成立)。 

异品遍属于逆向推理。唯有在同品遍(顺着推)与异品遍(反着推)都成立的情况下,论式才能称得上“360度无死角”。当一个论式成功通过了三项考察,这个论式才可以被称为“真因”。除了真因以外,其他的都称为相似因(包括不成因、不定因、相违因三种) 

例如:

赵丽颖是人,因为是女人。(真因)
大熊猫很胖,因为它爱吃肉。(不成因)

赵丽颖是女人,因为是人。(不定因)

老虎是食草动物,因为它以肉为食。(相违因) 

随后,法师设置情景,请小伙伴们学以致用,以三相推理重新审视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点。


是什么让我们不快乐?

当今时代,许多人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

前男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唉!痛不欲生!

学渣都进500强了,优秀如我,却还没有找到工作。啊!天理何存!

千辛万苦拼业绩,你还要给我穿小鞋。哼!忍无可忍!

以三相推理的智慧宝剑剖析,试问:前男友另结良缘,我必须不快乐吗?我能不能选择快乐呢?当然可以!“我(对象)不快乐(观点),因为他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理由)。”此论式只是相似因。如果你懂得爱,你会选择成全,选择祝福,最终收获快乐;如果你不懂得爱,则会选择占有,选择狭隘,最终苦不堪言。要知道,捆绑别人的荆棘,最终会束缚己心,扎得你血肉模糊。因此,索达吉堪布曾说:“爱有两种:一种是占有,只要自己快乐,不考虑对方如何;一种是付出,只要对方快乐,不考虑自己如何。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口口声声说爱,朝朝暮暮谈情,但仔细观察,多数人的爱不过是一种自私的占有——对方让自己快乐,才爱他;一旦他背叛了,就因爱生恨。这样的爱,只会让自他苦不堪言,又有什么可津津乐道的呢?”情与爱,衍生苦还是衍生乐,全系于心中一念。

再问:被上司穿小鞋,日后就一定要还对方一双30码小鞋吗?且看论式——“日后我(对象)一定要还你一双30码小鞋(观点),因为你今天故意给我穿了双32码小鞋(理由)。”有智慧的小伙伴马上在公屏上问了:“怎么知道上司是‘故意’的呢?如果不是‘故意’,理由本身就不成立了。”法师肯定了这一想法,并指出,上司也可能是有意考验,如果是有意磨炼,将来委以重任,那么,你的睚眦必报就未免太小人之心了。此情此景,选择宽容,迎接挑战,静修安忍,才会使人生海阔天空。

因此,面对生活的逆流,法师希望我们能多运用三相推理,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执著,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 

一起寻找快乐之因

“依系证所立,果因自性因。不得相违得,破所破不得,如是归三因。” 

根据依靠不同关系(同体相属和彼生相属)证成所立,可安立为果因和自性因两种。果因也好,自性因也罢,想要证成论式,就一定要依靠联系,有系才能证成。例如,“山上有火,有烟之故”,因为有烟,才能推知有火。而这一推理是建立在有火必有烟、有烟必有火这一颠扑不破的因果关系上的。烟与火的这种联系,是万法的自然规律,也是法尔理。

援引前例,为什么500强公司的面试官一定要和你这位学霸对上眼?你具备了哪些条件让对方刮目相待?为什么有些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有贵人相助?光靠今生的努力,能行吗?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我们发现,成功与快乐的因,主因大多源于前世。因果的成熟,受主因和助缘二者影响。现世的努力大多属于助缘,而主因在前世——前世积福修善,今生受用无穷、眷属圆满、一帆风顺;前世不修福慧,今生资财匮乏、命途多舛、苦不堪言。

因此,“依系证所立”启示我们,要从生活的肤浅进入生命的深邃——从助缘深入主因,从显性推知隐性。立足三世,坚信因果,积德行善,这才是王道。

见证终极快乐

终极的快乐就是证悟无我,不入轮回。

玻璃心是无法带来终极快乐的,唯有金刚心才能导向永恒的幸福。金刚心是怎样炼成的?唯靠修习般若空性。正如索达吉堪布在《能断金刚经》中所言:“金刚有个不共的特点:能坏一切,却不被一切所坏。同样,般若空性也是如此,它能摧毁各种各样的邪见执著,却不为任何一种邪见所毁。”若想把玻璃心变成钢化玻璃,乃至金刚,就要不懈地串习无我慧。

无我,包括人无我和法无我,小乘以人无我为主,大乘则涵盖二者。有求必苦,有我必苦,无欲无求,无我利他,才能得到终极的快乐。


Part 4  比量的分类与启示

《解义慧剑》讲述了三因:果因、自性因、不可得因。

果因,是由果推因,如“山上有火,有烟之故”。

自性因,指借助同体相属而由该因证成所立。也就是说,通过一个法上比较明显的侧面推知其比较隐蔽的侧面。例如,柱子无常,所作之故。柱子由工厂生产,这是显性的特征。我们能从这一特征,推测出另外一个隐性的特征——柱子由众缘聚合而来,故柱子无常。

最后,是不可得因。从所破和遮破的角度来讲,不可得因分本体不可得因和相违可得因两种。本来,某个东西只要在面前存在,就可以见到,但没有见到,所以不存在,这就是本体不可得因。例如,我面前不可能有瓶子,因为我没有现见之故。那么,相违可得因是什么呢?举例说明:我前面不可能有强大的冷触,因为强烈的热触存在之故。

那么,它们能带来什么启示呢?

知道感恩,岁月才有温暖

一杯咖啡,温暖了指尖,驱散了孤独。手捧这杯咖啡,你仅仅享受舌尖的短暂快感吗?我们可曾想过,眼前的咖啡是怎么来的?咖啡豆、孕育咖啡豆的阳光雨露、土壤清风、种植咖啡豆的农民、为农民提供体力的五谷杂粮、给农民温暖的家人、咖啡机、制造咖啡机的工厂、咖啡师、咖啡杯、制造咖啡杯的人……不断地推,推推推,小小咖啡背后的世界浮现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了农民的汗水、咖啡师的爱,看到了和煦的阳光洒落在咖啡树的叶子上,小鸟在叶间呢喃,微风轻唱。

原来,这杯咖啡里,蕴含了整个大千世界!再微不足道的东西,能来到你的面前,背后都凝聚了万物的无尽之爱。我们与世界是联结的,相互依存的。心怀感恩,岁月才有温暖,生命才不会孤单。

若不坚强,谁替你悲伤?

咖啡豆磨碎自己、牺牲自己,才能一点一滴汇聚成杯中的香醇。你的身边,有没有“咖啡豆”呢?他们牺牲自己,成就了你,却甘之如饴。你知不知道: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一样。如果有那么一刻你觉得容易,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属于你的那份不易。

当我们懂得了对他们感恩,我们才会随学,才会付出。当我们明白了他们的不易,我们才会勇敢承担,承担本应属于自己的淬火锤炼。记住,你要坚强,没有人天生有义务要替你悲伤。

索达吉堪布曾说:“人在快乐的时候,一般不容易学到很深的道理。如果感受一次痛苦,有智慧的人就会思考很多,学到很多。痛苦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教育,依靠它,可以让自己内心强大,还能生起一种同理心,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对别人的痛苦萌发悲心。”

当个改命帝,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苦了,累了,痛了,不要埋怨,不要悲伤。这辈子感受的一切,皆自作自受。若想改变命运,就应当重视因果,把握当下。

“一个人外在的长相不重要,穿得好不好看也不要紧,关键是内心对因果是否坚信不疑,如果你真的爱自己,对自己很执著,不希望生生世世受苦,就千万不要造恶业。”索达吉堪布多次谆谆教导我们。

以上,是果因带给我们的启示。那么,自性因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如前所述,自性因借助一体两面的关系,能从显性特征推知其隐性特征。例如,柱子无常,所作之故。最近,网络都在传一句话“范冰冰,冰冰凉”,通过罚款、道歉等一系列显性事件,我们能推知人生具有无常的特性。正如毕淑敏所说:“你不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人生也恰似如此,唯有了解无常的本性,方能宠辱不惊,与无常共舞。


杯已空,心却满,舌尖的快感在不知不觉间,已缓缓流入心间,流入了阿赖耶,流入了智慧海,流进了生命的福田。

佛陀不是去除我们的痛苦,而是告诉我们真相,让我们想办法从痛苦的梦魇中醒来。真相是什么呢?束缚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所以解开它,也只有靠自己,靠智慧,靠三相推理。         

荣格曾说:“若向外走,你会做梦;若向内走,你会觉悟。”法师慈悲地希望,我们皆能通过三相推理破除固化的思维模式,转化自心,被自己温柔以待。

上一篇:打开锦囊,追本溯源|《解义慧剑》沙龙第三场… 下一篇:生命的轨迹|《解义慧剑》沙龙第五场报道
Copyright © 2009-2013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wybuddhist@163.com告知,我们立即删除